11月26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第二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工作人员展示利用激光技术进行3D打印的叶轮模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剑/摄
11月27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第二届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一个年轻姑娘在问界M9智能汽车的驾驶舱内体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剑/摄
11月26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第二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一名外籍记者在中信海直的直升机模型前直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剑/摄
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一直以来,中国不断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创造新机遇。
11月26日-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展会期间,展商与3.7万多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结识重要目标客户1.8万多家。链博会的举行为加强全球相互连通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全球共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新未来。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第二届链博会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着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向“新”而行。
“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任鸿斌在链博会上表示,希望广大企业充分的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探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先机、赢未来。
“链博会让很多企业更加深刻理解了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日,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在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链博会设置的“六链一展区”生动展示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力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交流合作,推动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今年,一大批大国重器出现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展现了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例如,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26兆瓦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引人关注。
今年,中国中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携众多明星产品亮相链博会,其展区的26兆瓦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中国中车技术人员王晓明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它也能可靠运行,单台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1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万吨。
王晓明表示,他们的研发团队一直在自我超越。早些时候,他们研发的13MW、20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都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他们一次次打破自己创下的纪录。
“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在“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说,中国中车聚焦数智化、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协同化、品牌化产品特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战略核心位置,强化原始创新,立足原创技术,努力实现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新突破。
同样是大国重器,盾构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的展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也吸引了不少人来打卡。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南亚大区经理杨博文介绍,一台盾构机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大到盾构机的盾体,小到一颗连接的螺丝,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涉及的企业成千上万。一台盾构机下线需要全球产业链共同协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盾构机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使用的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但杨博文欣喜地看到,这些年,经过不断创新,中国盾构机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逆袭”。他认为,中国已经在盾构机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盾构机能实现“逢山开路”的功能,主要靠的是主轴承驱动刀盘,中国在这个关键领域也有了新突破。杨博文介绍,去年10月,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这是迄今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承载最高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这也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摸着西方技术‘过河’了,如果说以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话,现在已经没有‘石子’可摸了,我们就是那个‘石子’了。”杨博文说。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致力于帮助各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届链博会不仅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也给予了世界共享中国链的机会。
今年,近80家中外行业领军企业在新增的“先进制造链”展区参展,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外资企业,这些企业也是向“新”而行,在链博会上展示它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供应链的布局。
当前,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从链博会上琳琅满目的高新科技展品中可以窥见这一变革趋势。会“讲线D透明屏、全球通关AI大模型、AI迷你调酒工厂等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们希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宛兵看来,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低碳化解决方案上,经常是投入“千斤”,可能只有“四两”回报。他希望通过“数实融合”的方案,将一个“千斤重”的解决方案,化解成一个一个小的解决方案,这些小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数实融合”的方案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与第三方共创。
“数智技术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环节。”孙永才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数智化转型,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发挥作用、提高效能、优化组合。中国中车致力打造数字驱动企业,搭建“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数字基础架构。
链博会期间,AI迷你调酒工厂前的长队几乎没断过。小九AI调酒机器人产品经理王轲表示,AI调酒机器人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心情,调制个性化饮品。
小小的AI调酒师背后也是供应链协作的成果。据王轲介绍,这款AI调酒师是在西门子工易魔方的工具套件基础上,集成了遨博智能机器人、阿里云的AI大模型等,可以实现“情绪识别”,从而为用户定制种类丰富的特调饮品。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工程师赵芳表示,AI迷你调酒工厂既是西门子与合作伙伴“手牵手”共寻新机遇的一个缩影,也是西门子用数字化技术为中小企业赋能的一个缩影。她谈到,目前,西门子工易魔方的工具套件已经应用于发动机质检、煤矿生产等领域,未来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泛。她希望通过链博会与更多合作伙伴“牵手”,共同探寻新机遇,推动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西门子首次亮相第二届链博会,其展区以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为核心载体,全方位展示其数实融合能力及丰富的数字化、低碳化解决方案矩阵,以创新科技与开放生态构建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生态圈,助力企业增链、强链、补链。
宛兵表示,目前,西门子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4个字:“数实融合”。西门子借助IT(信息技术)和OT(操作技术)的融合,正加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升级赋能。
站在新起点上,制造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泰国商会暨泰国贸易院第一副主席陈培强也关注到,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数字经济对应对当下经济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已经成为当下优化生产的工具。
“先进制造业不仅关乎制造产品,更关乎创建更加智能、更加有韧性的供应链。”陈培强指出,当前,泰国的相关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等技术逐渐融入全球供应链,以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未来,无缝的互联互通对于供应链的运营至关重要。”
“当前,先进制造业正朝着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演进。”任鸿斌希望,广大企业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找朋友’是链博会上的热词。”张少刚表示,第二届链博会进一步深化“平台+链”模式,推动参展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朋友圈”企业一同参展。其中,苹果、GE医疗、西门子等众多跨国企业均携各国供应链伙伴“组链”亮相。“链博会不仅展示了中外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有效帮助各国企业拓展在华发展的‘朋友圈’,有力推动科技共创、产业共融、生态共赢。”
今年,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集团”)带着链上的企业一起来到了链博会,不管是在其所处的先进制造链展区,还是在新能源汽车链展区,都有中信集团的合作伙伴。中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展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携手赴展,一方面是让链上的企业展现出各自的风采;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中信集团如何通过金融“助链”,通过实业“强链”,通过融合“补链”。
在其展区内,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展出了自主研制的一体化压铸轻量化铝制汽车零部件方案。中信戴卡数字制造部项目经理庄乾淼介绍,今年,中信戴卡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可将98个汽车零部件高度集成设计,并一次性完成生产加工。
庄乾淼说,作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中信戴卡在全球拥有30家主要制造基地,其中,海外生产基地覆盖了欧洲、北美、北非等地,已经融入全球的大产业链和供应链,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加速出海。庄乾淼表示,在现场,不少外商来寻求合作,其中不乏非英语国家的展商。
今年,西门子也与一些中下游的合作伙伴“手拉手”来到了链博会,一起寻找更广阔的机遇。
“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链博会作为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开放平台,为推动科技共创、产业共融、生态共赢注入关键动能。”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西门子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愿充分发挥‘链主’势能,以西门子Xcelerator开放生态助力更多企业增链、强链、补链,带动不同国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链’进同一个朋友圈,共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朝着强韧性、可持续的方向繁荣发展。”
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叠加下,供应链的“含绿量”正在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也在提升。
在链博会开幕前一周,霍尼韦尔助力一家中国企业,在江苏连云港打造的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投料生产,将“厨余油”“地沟油”变为航空燃油,一期预计年产量将达50万吨。
在链博会现场,霍尼韦尔展出了可以将“厨余油”“地沟油”变成飞机燃油的技术,即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战略市场与创新业务总经理罗超表示,1吨餐厨废油及藻油、废弃动植物油脂,可以生产0.8吨可持续航空燃料。目前,可持续航空燃料国际市场价格约为3000美元/吨。同时,这种航空燃油的减碳能力也不容小觑。他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石油基燃料,这种新型可持续航空燃料可以减少60%-80%的温室气体排放。
罗超还谈到,整个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业链、供应链非常长,“要做成这件事,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合作伙伴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共赢”。
废弃的“厨余油”“地沟油”变成了航空燃油,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将智能制造、绿色化、数字化和先进管理整合在一起,这就是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的充分体现,“我们希望有更多这种案例在中国发生、见效,并且不仅是在中国大地,还要走出中国,走向全球”。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一直以来,中国不断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创造新机遇。
11月26日-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展会期间,展商与3.7万多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结识重要目标客户1.8万多家。链博会的举行为加强全球互联互通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全球共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新未来。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第二届链博会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着全球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向“新”而行。
“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驱动力。”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任鸿斌在链博会上表示,希望广大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探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先机、赢未来。
“链博会让很多企业更加深刻理解了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日,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在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链博会设置的“六链一展区”生动展示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力促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推动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今年,一大批大国重器出现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展现了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例如,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26兆瓦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等大国重器引人关注。
今年,中国中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携众多明星产品亮相链博会,其展区的26兆瓦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中国中车技术人员王晓明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是目前全球上限功率的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它也能可靠运行,单台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1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万吨。
王晓明表示,他们的开发团队一直在自我超越。早一点的时候,他们研发的13MW、20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都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海上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他们一次次打破自己创下的纪录。
“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在“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说,中国中车聚焦数智化、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协同化、品牌化产品特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战略核心位置,强化原始创新,立足原创技术,努力实现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新突破。
同样是大国重器,盾构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的展区,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也吸引了不少人来打卡。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重工”)南亚大区经理杨博文介绍,一台盾构机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大到盾构机的盾体,小到一颗连接的螺丝,都需要较高的技术上的含金量,涉及的企业成千上万。一台盾构机下线需要全球产业链共同协作。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盾构机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使用的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但杨博文欣喜地看到,这些年,经过不停地改进革新,中国盾构机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逆袭”。他认为,中国已经在盾构机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盾构机能实现“逢山开路”的功能,主要靠的是主轴承驱动刀盘,中国在这个关键领域也有了新突破。杨博文介绍,去年10月,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这是迄今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承载最高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这也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摸着西方技术‘过河’了,如果说以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话,现在已无‘石子’可摸了,我们就是那个‘石子’了。”杨博文说。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致力于帮助各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届链博会不仅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也给予了世界共享中国链的机会。
今年,近80家中外行业领军企业在新增的“先进制造链”展区参展,其中近三分之一是外资企业,这一些企业也是向“新”而行,在链博会上展示它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供应链的布局。
当前,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从链博会上琳琅满目的高新科技展品中可以窥见这一变革趋势。会“讲线D透明屏、全球通关AI大模型、AI迷你调酒工厂等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们希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宛兵看来,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低碳化解决方案上,经常是投入“千斤”,可能只有“四两”回报。他希望能够通过“数实融合”的方案,将一个“千斤重”的解决方案,化解成一个一个小的解决方案,这些小的解决方案能够最终靠“数实融合”的方案实现相互连通,以此来实现与第三方共创。
“数智技术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环节。”孙永才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数智化转型,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发挥作用、提高效能、优化组合。中国中车致力打造数字驱动企业,搭建“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数字基础架构。
链博会期间,AI迷你调酒工厂前的长队几乎没断过。小九AI调酒机器人产品经理王轲表示,AI调酒机器人能根据每个人的心情,调制个性化饮品。
小小的AI调酒师背后也是供应链协作的成果。据王轲介绍,这款AI调酒师是在西门子工易魔方的工具套件基础上,集成了遨博智能机器人、阿里云的AI大模型等,能轻松实现“情绪识别”,从而为用户定制种类丰富的特调饮品。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工程师赵芳表示,AI迷你调酒工厂既是西门子与合作伙伴“手牵手”共寻新机遇的一个缩影,也是西门子用数字化技术为中小企业赋能的一个缩影。她谈到,目前,西门子工易魔方的工具套件已经应用于发动机质检、煤矿生产等领域,未来的应用领域将更广泛。她希望能够通过链博会与更多合作伙伴“牵手”,共同探寻新机遇,推动实现合作共赢。
今年,西门子首次亮相第二届链博会,其展区以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平台为核心载体,全方位展示其数实融合能力及丰富的数字化、低碳化解决方案矩阵,以创新科技与开放生态构建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生态圈,助力企业增链、强链、补链。
宛兵表示,目前,西门子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4个字:“数实融合”。西门子借助IT(信息技术)和OT(操作技术)的融合,正加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层次地融合。同时,通过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升级赋能。
站在新起点上,制造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泰国商会暨泰国贸易院第一副主席陈培强也关注到,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对应对当下经济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慢慢的变成了当下优化生产的工具。
“先进制造业不仅关乎制造产品,更关乎创建更加智能、更加有韧性的供应链。”陈培强指出,当前,泰国的相关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等技术逐渐融入全球供应链,以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未来,无缝的互联互通对于供应链的运营至关重要。”
“当前,先进制造业正朝着区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加速演进。”任鸿斌希望,广大企业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开拓发展思路,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层次地融合,全方面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找朋友’是链博会上的热词。”张少刚表示,第二届链博会进一步深化“平台+链”模式,推动参展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朋友圈”企业一同参展。其中,苹果、GE医疗、西门子等众多跨国企业均携各国供应链伙伴“组链”亮相。“链博会不仅展示了中外企业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有效帮助各国企业拓展在华发展的‘朋友圈’,有力推动科技共创、产业共融、生态共赢。”
今年,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集团”)带着链上的企业一起来到了链博会,不管是在其所处的先进制造链展区,还是在新能源汽车链展区,都有中信集团的合作伙伴。中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展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携手赴展,一种原因是让链上的企业展现出各自的风采;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中信集团如何通过金融“助链”,通过实业“强链”,通过融合“补链”。
在其展区内,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展出了自主研制的一体化压铸轻量化铝制汽车零部件方案。中信戴卡数字制造部项目经理庄乾淼介绍,今年,中信戴卡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压铸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可将98个汽车零部件高度集成设计,并一次性完成生产加工。
庄乾淼说,作为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中信戴卡在全球拥有30家主要制造基地,其中,海外生产基地覆盖了欧洲、北美、北非等地,已经融入全球的大产业链和供应链,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加速出海。庄乾淼表示,在现场,不少外商来寻求合作,其中不乏非英语国家的展商。
今年,西门子也与一些中下游的合作伙伴“手拉手”来到了链博会,一起寻找更广阔的机遇。
“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全球制造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方法。链博会作为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开放平台,为推动科技共创、产业共融、生态共赢注入关键动能。”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西门子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愿充分的发挥‘链主’势能,以西门子Xcelerator开放生态助力更多企业增链、强链、补链,带动不同国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链’进同一个朋友圈,共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朝着强韧性、可持续的方向繁荣发展。”
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叠加下,供应链的“含绿量”正在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也在提升。
在链博会开幕前一周,霍尼韦尔助力一家中国企业,在江苏连云港打造的大型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投料生产,将“厨余油”“地沟油”变为航空燃油,一期预计年产量将达50万吨。
在链博会现场,霍尼韦尔展出了可以将“厨余油”“地沟油”变成飞机燃油的技术,即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战略市场与创新业务总经理罗超表示,1吨餐厨废油及藻油、废弃动植物油脂,可以生产0.8吨可持续航空燃料。目前,可持续航空燃料国际市场行情报价约为3000美元/吨。同时,这种航空燃油的减碳能力也不可以小看。他表示,相较于传统的石油基燃料,这种新型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够大大减少60%-80%的温室气体排放。
罗超还谈到,整个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业链、供应链非常长,“要做成这件事,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合作伙伴通力协作,才能实现共赢”。
废弃的“厨余油”“地沟油”变成了航空燃油,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化、数字化和先进管理整合在一起,这就是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的充分体现,“我们大家都希望有更多这种案例在中国发生、见效,并且不仅是在中国大地,还要走出中国,走向全球”。